[新聞稿] 與其在以後(Instead of an Afterwards)
與其在以後Instead of an Afterwards
日期:二零二二年三月廿二日至五月十四日
地點:駐香港韓國文化院6至7樓展廳
由駐香港韓國文化院(下稱文化院)主辦的《與其在以後(Instead of an Afterwards)》展覽,將在3月22日隆重開幕。這是文化院首次以公開招募方式進行的展覽,參與的藝術家包括李炫宗、丁戴暻、田惠註、及許守延。展覽日期為2022年3月22日至5月14日。除了親臨文化院參觀之外,在4月開始,文化院網站亦將設立VR線上參觀版本。
對於如何分辨迫在眉睫的事和可待日後才做的事,《與其在以後(Instead of an Afterwards)》就重新思索了最佳順序,所以展出的作品故意參照了不同時期。矛盾的是,展覽通過處理非「當下」的事物來呈現與現今潮流有共鳴的部分,帶出比現時所見更深刻的內容,並消除時間和時宜性之間的一連串區別。五位藝術家不得不專注於合時宜的問題,透過把不同時代的參照點和各自的態度重疊,提供多種新觀點來探討現今情況。
丁戴暻參照不同時期以揭開當前現象的另一面。其作品Archive把可稱為紀念品的物品放在一起,通過「當下」這個脈絡的不同組合,直接呈現出歷史書的形態;《鬼怪之地》則把現今過熱的地產市場和不合理地介入市場的迷信放在一起,就我們現時所持的觀點提出懷疑。
田惠註的作品不僅考察對象的脈絡,還深入了解其感官系統本身,利用以微粒為單位的樣本形式來呈現跟香港和首爾有關的物件。在這種光學實驗面前,探討日常流行及文化的時間感只會變得黯然失色。
李炫宗指出了一連串的文化虛構特質。在引領潮流的時裝及音樂領域中身為專家的他,指出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文化其實並不那麼可信。Pagoda Go-Go和Jam and Cook包含各種潮流的屬性,看似是跟潮流趨勢相關的作品,實則希望再次探討其虛構性,聚焦於文化的快速生產及消費制度本身。
許守延的作品建基於圖像學。借用圖像學的作品特點是,有時候會因為容易理解而被認為是有深度的商品。但在香港這個強調商業美術的場景下,此作品的脈絡就變得更加複雜。相信這種方式會帶起一種趨勢,令消費模式根據所參照的文化而變得截然不同。
是次展覽是文化院創立以來首次舉辦的公開招募展覽計劃,目的是將一些有潛力的韓國作家和策劃人介紹給香港人認識。除此之外,此活動與文化院另一計劃「韓國年輕作家展」是互相關連,舉辦的用意,是為了發掘一些有意踏足國際市場的藝術家,並給予他們在香港藝術畀亮相的機會。
《與其在以後(Instead of an Afterwards)》展覽將於駐香港韓國文化院6至7樓展廳舉行,而VR線上參觀版本則會於4月在文化院網站登場。
* 因新聞稿及展覽傳單之原文含有不準確之處,我們已作修正。
- 附件